今天這篇指南中,小君會展現在 HTX 交易所體驗的全部感想,包括 HTX 交易所的功能、安全性、手續費、出入金、便利程度、台灣PTT評價、客服服務……等等,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HTX 由李昂於 2013 年在中國建立,之後陸續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地成立據點。HTX 曾是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目前在我的虛擬貨幣排行榜中暫時位列第九。
HTX 受到不少資本的青睞,曾獲得紅杉資本、真格基金等投資,2022年被百域資本收購,改名為「火必」,聘請孫宇晨擔任顧問。
HTX 的安全方面 做的不太好,獲得的金融監管很少,無法實時驗證賬戶資金,資金儲備中平台幣佔比過高,資產構成不太健康。另外 HTX 雖然沒有因駭客攻擊遭遇損失,但曾因人為操作誤轉加密貨幣。
在 HTX 做交易問題不大,畢竟是老牌交易所有底蘊,流動性很好,撮合成交很快,但在合約交易時遇到了滑價,猜測市場深度有點不夠。另外個人認為 HTX 的交易介面有點「死板」,不夠便捷,不過幣種數量還可以,支援 600 多種加密貨幣。
HTX 的現貨限價手續費高於幣安之類的平台,持有平台幣可以獲得75折手續費減免,使用 USDD 或 TUSD 購買部分貨幣也可零費率;合約手續費屬市場平均水平。
小君對 HTX 交易所的真實個人體驗都會在下文當中展示,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幫助。
總體來說,作為老牌交易所無論是從功能完善度,或是自身安全建設來看,都還可以做的更堅實完善一些。
已上線加密貨幣 | 600+ 種 |
槓桿 | 1~ 200 倍 |
現貨買入 BTC 滑價 | 市價單:0 限價單: 0 |
合約買入 BTC 滑價 | 市價單:-2.2 限價單: 0 |
BTC 現貨交易手續費 (實測) | 市價單:0.2% 限價單:0.2% 根據「Prime」等級不同獲得更低手續費 |
BTC 合約交易手續費(實測) | 市價單:0.05% 限價單:0.02% 根據「Prime」等級不同獲得更低手續費 |
安全性 | ![]() |
KYC | 無需 KYC 就可交易 使用法幣和 C2C 交易需要 KYC |
台幣入金 | 使用信用卡快捷、或第三方平台買幣 (手續費3%~6%) |
台幣出金 | 不支援台幣直接出金,可透過 P2P 商家兌換 |
加密貨幣提領費用 | BTC:0.0000001 ~ 0.0006 BTC ETH:0.00001264 ~ 0.0012 ETH USDT:0.001 ~ 4.888302 USDT USDC:0.12533458 ~ 4.886133 USDC |
客戶服務 | 7*24小時線上客服,客服不太專業,經常需要求助背後團隊,回答準確率也一般,並且不願意回答交易所安全問題 |
作為投資人,個人對 Huobi 交易所的安全不太滿意,幾項我關注的安全建設都沒有立住「安全」的標籤。
Huobi 幾乎沒有政府監管,保護人投資基金也是很早發佈公告後,就石沉大海,幾乎完全沒有官網訊息。
資金儲備 Huobi 倒是有做,比前兩年還是有所進步,降低了平台幣的比例,但依舊缺少穩定幣的身影,看起來抗風險的能力是比較弱的。
另外火幣最近兩年也出現了被駭客的事件。總體來說,我認為 Huobi 的官方安全可以「再好一點」,才配得上曾經三巨頭之一的地位。
Huobi 曾經是在2018年發佈過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當時的啟動目的也是為了防範平台風險,為用戶提供先行賠付。
但這個政策在2年後就被取消,火幣 先是對使用基金增加了年限額,「不明白這種基金怎麼還會有使用限額的?」
之後更是永久銷毀全部運營的HT,並通告後續的風險事故不再由保護基金承擔,而轉由平台風險保證金負責。
但,平台風險保證金是什麼?餘額從哪裡來?錢包地址在哪裡?在網站上統統沒有訊息,「也可能是小君沒找到?」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火幣的保證金可能只是一個「虛名」而已,目前看來是沒有實質意義的。這點對於一個曾經輝煌的大交易所來說,著實有點不應該了。
火幣官方有列舉出已經獲得的營運執照,只能說態度值得肯定,但撇開權威度不談,數量也是比較少的,只有5間。
>>英屬維京群島:SIBA 投資業務執照。
>>澳洲:澳洲數位貨幣交易提供商註冊。
>>立陶宛:虛擬資產錢包營運商及虛擬資產交易所營運商註冊。
>>杜拜:杜拜虛擬資產監管局FMP牌照的原則性批准。
>>南美洲:支付與轉帳服務。
權威性來看,幾乎沒有能特別證明可靠性的數據,而且最近兩年加密監管市場實際是有收緊的趨勢,Huobi 也多次被各國監管機構警告。
比如2023年,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要求火幣停止在該國的活動,原因是其並未獲得註冊。而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也將火幣列入 「非授權公司」警告名單中,呼籲民眾應避免與其進行接觸。
只能說,小君認為 火幣 在獲得政府監管方面實在是步伐太慢,(也可能根本不想),同樣是成立時間較久的前三大交易所,幣安明顯擁抱監管更積極一些,小君很難不對 Huobi 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火幣的資產儲備證明,比一年前的界面做了改版,信息更豐富,不過依舊沒有提供錢包地址來確認訊息是否準確。
並且,儘管 Huobi 的儲備金用上了「審計」二字,但實際並沒有第三方審計公司介入。不過這也可能和目前各大審計公司幾乎不再接受加密平台的審計有關,有具體審計公司的交易所也確實鳳毛麟角。
然後我們來看到 CMC 中 Huobi 的儲備金比率,相對於 Gate.io 來說,還是有一些優勢的。比如火幣雖然也有平台幣,但在儲備金中並沒有佔據在前列。
而火幣的儲備金佔比中,排名前列的算是加密貨幣的兩大領頭羊,BTC和ETH 佔比超過50%。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儲備金配比肯定是不算健康的。首先,一個好的儲備金最好是不包括平台幣的,雖然「HT」只佔比10%,這個比例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但「零平台幣」才是儲備金該有的姿態。
畢竟平台幣可是說跌就跌啊~
另外還有個BUG是,火幣的儲備金沒有看到穩定幣的身影,這就很不「穩定」了。難道 USDT是 Others?
Huobi 同大部分交易所相似,儘管提供默克爾樹,也無法實時查詢賬戶餘額,想要成功驗證賬戶餘額,必須要等到定期審計之後才能查詢到。
可能現在不能實時驗證確實是「潮流」吧~ Huobi 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很直白的表示如果不是審批時覆蓋的餘額,是無法檢驗出來的。
就 ~~ 算誠實吧 ~~
另外火幣也同樣提供驗證資產的方式,大家可以自行嘗試哦~
2023年9月,專門研究鏈上數據安全的分析師發布推文,指出 火幣 的熱錢包出現了不正常的資金流動,異常轉出的總金額約 5,000 以太幣,推測是交易所錢包遭到駭客攻擊。
後來被證明確實是被駭客「成功」攻擊,孫宇晨也承認,火幣這次被駭的損失達 800 萬美元。
雖然他事後調侃「只是一筆小錢」,但從這次的結果來看,火幣的安全性還需要加強,畢竟幾大交易所近幾年已經幾乎沒有聽過被駭損失的消息了。
KYC在 Huobi 不是必需品,做合約和現貨交易都完全不影響,但如果你需要進行法幣充值,或是參與節點質押,就不得不完成身分驗證了。
進入 Huobi 的安全中心,會一直提示用戶設置谷歌驗證器或綁定手機號,具體的訊息我整理到下邊。
相對而言 huobi 提供的安全設置功能,會比之前評價過的 Bybit、幣安 都要少一些。
用戶安全功能 | 是否提供 |
KYC身份認證 | 不強制 KYC 即可交易 |
賬戶安全二次認證2FA | Yes,提供谷歌驗證器、手機驗證、郵箱驗證、第三方賬號授權,設置的越多越好 |
強制二次認證 | Yes |
資金密碼 | Yes |
提現白名單 | Yes |
防釣魚碼 | Yes,確定驗證郵件來自於官方 |
驗證管道 | No |
賬號活動檢測 | No |
設備管理 | No |
HTX 整體使用下來,沒有特別大的亮點,也沒有遇到很嚴重的瑕疵,可以說和 HTX 的「年齡」一樣,整體功能設計做的四平八穩。
HTX 支援的幣種數量中等,既能包含主流投資貨幣,也會比較關注新鮮血液。交易時流動性好,不論市價或限價單都可以快速成交,但合約市價下單時出現了價差,幣價波動小的時候止損沒有遇到滑點。
交易介面個人認為還是有一些改進的空間,市面上不少新興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便捷度都超越了 HTX。在區塊鏈世界,時間固然是檢驗一個交易所的重要指標,但「超越自我」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君對 HTX 交易所的真實個人體驗都會在下文當中展示,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幫助。
如果使用電腦,可以登錄 HTX 官網進行交易,如果習慣使用手機 app,IOS和Android 都是支援的。
HTX 「曆史悠久」,所以市面上投資人常用的功能 HTX 都支援,功能區塊符合習慣,所以想定位相應功能是很容易的。
HTX 支援 600+ 虛擬貨幣,基本的交易需求肯定夠用。
現貨流動性不錯,市價 1 秒內鐵定成交,限價單也還不錯,我在幣價比較平穩時,設置了一個低於市價 1U 的限價單,最後的成交速度在 40 秒左右。
市價和限價單也沒有發現價差。(最近交易所評測時,出現價差都較少,可能和市場比較平穩相關,等之後幣價波動快一些,我會再來更新價差的數據。)
*現貨實際下單記錄
HTX 的現貨功能個人感覺設計的一般,(有一種古董介面的既視感),應該支援的功能確實都有,但有部分操作起來會覺得有點彆彆扭扭的。
先來說說感受還不錯的部分。
1、網頁端可以添加多個行情圖,滿足了喜歡同時看多個行情圖交易者的需求。
2、手機App 有提供價格提醒功能,如果你有做交易計劃的習慣,相信價格預警可以幫你抓到一些轉瞬即逝的機會。
3、成交快,流動性不錯,幣價波動小的時候也沒有價差。
HTX 不太好用的地方也不少,希望未來能有所變化:
1、手機 App 的指標和畫圖入口隱藏很深,需要經過幾輪跳轉,會覺得有些麻煩。
2、手機 App 的畫圖工具很簡略,和 幣安,OKX、或是 Gate.io、Bybit 相比,HTX 的手機 App 支援的筆刷都更少,比如我比較關注的斐波拉契在這就沒找到。
3、網頁端默认进入的基本版是不支援畫圖和設定技術指標,需要切換到tradingview 欄位,但 幣安 和 Gate.io 即使在基本版也支援設定技術指標,MEXC的基本版除了可以設定技術指標,還支援畫圖工具。
4、我個人覺得手機 APP 的交易介面下的評論和快訊與對應的幣種關係不大,更像是一個幣圈的新聞資訊欄位,放在這裡略顯雜亂。
HTX 的 合約 分為U本位合約和幣本位合約,其中U本位都是永續合約,幣本位分為永續和交割合約。U本位合約96種,幣本位合約中永續合約9種,交割合約只支援BTC、ETH和TRX。
不知道為什麼 HTX 的交割合約放置的非常隱蔽,以至於一開始小君一度以為HTX 只有永續合約的支援。
合約交易的流動性不錯,成交速度很快,由於當時處於市場下行,市價下多單時出現了負滑點,不過設置的止損單沒有出現價差。
1、K線圖上具備市價交易的入口,適合快速下單和新手操作。
2、網頁和手機端都提供計算器功能,在下單前可以做交易預演,比較實用的功能。
3、限價止盈止損多樣化,支援按照幣價或漲跌幅設置,能夠個性匹配投資人的習慣。
4、手機端下單介面,能一目了然的將幣價以法幣單位展示,不需要自己再人工換算一次了。
5、流動性好,成交速度很快,幣價波動小的時候止損單沒有價差。
6、槓桿倍數默認是5倍,符合新手利益,不容易爆倉。
但也是有一些使用上的不習慣。
1、網頁端也是默認進入基礎版,但卻不提供畫線工具。
2、網頁端的指標設置入口很深,雖然是做的快捷鍵,但實在是不太明顯。
3、手機端的畫線工具相對簡陋,只有寥寥幾項,和別的交易平台比,會遜色一些,限制應該很多人有用手機看盤的需求,技術設置更多肯定是更有利於看盤的。
4、市價下單出現價差,雖然這次在市場下跌時用到更抵的價格買入,但這也代表如果市場好的時候,買入價格會比心理價位更高。
5、手機端的 K線圖不太穩定,有時候切換到橫版時出現的畫面還是保持豎版K線圖的顯示,蠻奇怪的。
HTX 將期權交易和合約跟單也放置在「衍生品」的功能區。
期權交易不必多說,如果是有期權經驗的用戶,按照常用習慣投資就可以了,如果是小白新手,小君建議不要跨度這麼大哦,先做最基礎的現貨和合約交易就可以了。
我個人覺得 HTX 的跟單交易介面做得比較一般:
1、綜合排名的第一位損益是負數就很讓人費解,不知道HTX 的排名是怎樣來的,而且進入詳情查看時近30天的收益竟然是 -742.65%???
2、比較關鍵的參數,比如 ROI、回撤率、目前跟單者的總倉位、交易員風險等級都沒有展示。
3、交易員大概400+,單看人數的話還是 Bybit 和 BINGX 取勝。相對於前面用過的一些主打跟單交易的平台,比如 BINGX、Bitget、Bybit 等等,HTX 的跟單交易就遜色太多了,所以我這次並沒有實際去體驗。
HTX 金融板塊主要分為理財和質押借貸業務。
理財板塊既做的滿便捷的,既從功能類型做了分區,也展示了不同幣種支援的理財方式。如果你:
>>不確定自己想購買哪種理財方式,可以直接切換頁簽了解風險及預期APY。
>>確定了自己想要理財的幣種,直接展開就能快捷理財。
質押借貸類別裡,HTX 的節點質押是滿受歡迎的,經常會有滿額的情況出現,操作也很簡單,質押響應的幣種,拿到每日獎勵,算是一種無本買賣吧。
小君整理了 HTX 提供的預計APY,大家可以作為參考,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收益率都只是預期,最後能盈利多少還要看市場變化而定哦。
金融功能 | 功能分區 | 預期收益率/初始質押率 |
理財 | 新幣理財 | 50.00 % ~ 100.00% |
理財 | 定期理財 | 1.75 % ~ 100.00% |
理財 | 活期理財 | 0.30% ~ 10.00% |
理財 | 大額活期 | 4.50% ~ 16.00% |
理財 | 雙幣投資 | 10.32 % ~ 398.06 % |
金融業務 | 節點質押 | 3.00 % ~ 20.00 % |
金融業務 | ETH 2.0 | 5.95 % |
金融業務 | 質押借幣 | 0.10 % ~ 10.00 % |
金融業務 | OTC 借貸 | 根據 Prime 等級和借貸額度,浮動利率 |
HTX 的現貨交易 手續費 會比之前用過的 幣安、Gate、MEXC 等都要高,很多交易所的現貨限價單費用會控制在 0.1%之內,而 HTX 會收 0.2%,如果持有「HT」會減免25%的手續費。
合約的手續費屬中等水平,掛單/吃單收 0.02%/0.05% ,幣價波動較小時,市價交易時遇到價差,止損沒有出現滑點。
目前在 HTX 的現貨交易區使用 USDD 或 TUSD 購買部分交易對,可以享受零費率,活動共涉及 36 個交易對,具體可以查看 Huob i的官方公告。
HTX 有 Prime 晉級制度,和其他交易所的 VIP 等級是一個道理,如果交易量或淨值達到要求,就能降低手續費。另外,如果你是其他交易所的 VIP,也可以提供資料向 HTX 申請升級。
這裡小君會透過實際交易來確認 HTX 的真實手續費。
使用限價單和市價單買入 BTC 現貨,交易手續費 & 價差詳情:
交易對 | 下單方式 | 買入總額(USDT) | 下單價(市價)(USDT) | 成交均價(USDT) | 手續費(USDT) | 下單價 vs. 實際成交價| 滑點(USDT) |
BTC/USDT | 市價單 | 100.0000 | 25887.75 | 25887.75 | 0.1999/ 0.2% | 0 |
BTC/USDT | 限價單 | 99.9986 | 25886.26 | 25886.26 | 0.1998/ 0.2% | 0 |
* HTX 交易對的手續費
使用限價單和市價單買入 BTC 合約 1~5 天,交易手續費、資金費用、價差詳情:
這次由於正處於下跌行情,資金費用大部分為收益,因此持倉第五天時不僅沒虧還賺了點,:)
交易對(5倍槓桿) | 下單方式 | 買入總額(USDT) | 下單價(USDT) | 成交單價(USDT) | 交易手續費(USDT) | 下單價 vs. 實際成交價| 滑價 | 持有第1天費用/成本 | 持有第5天費用/成本 |
BTC/USDT 多單 | 限價單 | 491.91 | 25890 | 25890 | 0.09838/ 0.02% | 0 | 0.14583/ 0.03% | 0.38013/ 0.077% |
BTC/USDT 多單 | 市價單 | 491.87 | 25890 | 25887.8 | 0.24593/ 0.05% | -2.2 | 0.29337/ 0.06% | 0.52766/ 0.107% |
*合約總手續費需要計算交易手續費和資金費率的總和
交易對(5倍槓桿) | 下單方式 | 持有第1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2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3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4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5天資金費用(USDT) |
BTC/USDT | 限價單 | 0.04745 | 0.05120 | 0.04761 | 0.12757 | 0.00792 |
BTC/USDT | 市價單 | 0.04744 | 0.05120 | 0.04761 | 0.12756 | 0.00792 |
* 這裡負數代表資金費用是收入。
方式 | 折扣 |
現貨交易 | ▪️ Taker手续费率:0.0218% ~ 0.2000% ▪️ Maker手续费率:0.0126% ~ 0.2000% 根據Prime等級有所不同 |
合約交易 | U本位: ▪️ Taker手续费率:0.0250% ~ 0.0500% ▪️ Maker手续费率:-0.0100% ~ 0.0200% 幣本位: ▪️ Taker手续费率:0.0270% ~ 0.0500% ▪️ Maker手续费率:-0.0080% ~ 0.0200% 根據Prime等級有所不同 |
手續費優惠 | 部分現貨交易對免手續費: 使用 USDD或TUSD 購買的36交易對可以零手續費。 持有「HT」可減免 25% 手續費 |
HTX不支援台幣直接入金,但可以透過信用卡,或是第三方平台快捷買幣,同樣也支援C2C平台,直接對接商家做兌換。
刷信用卡入金,手續費超貴,而且有最低限額要求,從C2C的商家做兌換,就需要小心碰見「黑心商家」,另外 HTX 上的 C2C商家給的匯率也會比較奇怪。
HTX不支援台幣直接出金,只能通過平台上的 C2C 商家做兌換,或是把幣提領到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再出金。
方式 | 費用 | 匯率 | 時效性 | 最小入金限額 |
快速(刷卡)買幣/第三方平台MoonPay等 | 信用卡手續費,約為3%~6% | 取決於選擇銀行 | 5~30分鐘 | 319 TWD |
C2C | 平台不收手續費,但會有區塊鏈轉賬費用和兌換的價差 | 不同的商家台幣兌換虛擬貨幣的匯率不同 目前查看到的兌換比率:1 USDT = 24.54 ~ 35.41 TWD | 5 ~ 10分鐘 | 和選擇的賣家設定相關,目前最低25 TWD |
*以上數據只是小君寫作時的參考
方式 | 費用 | 匯率 | 時效性 | 限額 |
C2C | 平台不收手續費,但會有區塊鏈轉賬費用和兌換的價差 | 不同的商家台幣兌換虛擬貨幣的匯率不同 當下兌換比率:1 USDT = 24.66 ~ 38.00 TWD | 5 ~ 10分鐘 | 和選擇的賣家設定相關,最低25 TWD |
*以上數據只是小君寫作時的參考
*具體參考提領頁面,這裡只列出主流代幣的參考數據。
加密貨幣 | 提幣手續費 | 提領數量 |
BTC | 0.0000001 ~ 0.0006 BTC | ▪️ 無KYC:每日提幣限額:5 BTC ▪️ L1基本認證:每日提幣限額:5 BTC ▪️ L2基本認證:每日提幣限額:200 BTC |
ETH | 0.00001264 ~ 0.0012 ETH | 同上 |
USDT | 0.001 ~ 4.888302 USDT | 同上 |
USDC | 0.12533458 ~ 4.886133 USDC | 同上 |
HTX 的在線客服專業度不太行,「背後的」專員似乎也一般,回應速度倒還算快,解答效率就和我理想的有一些差距了。
7*24 小時是交易所不變的追求,HTX也是如此。我們還是繼續說說比較重點的回答效率,HTX 的客服其實讓我有些費解。
似乎HTX 的客服團隊是有分級制度的,「稍等,我確認一下。」類似的話術經常會出現在我和客服的交談中。
「在線客服」背後有「專員」在進行專業支撐,感覺這種設置毫無必要。整個體驗下來,我既沒有感受到「專員」的專業度,反而因為等待耗費了太多時間。
比如一個「投資人保護基金」的問題,自我感覺應該還是很容易回答的,客服最後確認兩次,花費了十多分鐘的時間,仍只是很機械的傳達「專員」的回復,也沒有解決我的任何問題。
如果事事都需要專員確認,為什麼專員不來直接回答問題呢?「確認」的過程不應該一直發生在與在線客戶的對話中,如果需要培訓,應該放在我們感知不到的地方進行。
而且我也是第一次遇到客服不回答「安全」相關的問題,只能說,唔,很難評。
既然「非業務」的不能回答,「業務」相關的總該沒問題吧。小君也嘗試咨詢了一些交易上比較簡單的問題,即使是「資金費用」的解答都需要等待5分鐘,這樣真的能幫助新手嘛?
當然如果你對 HTX 的客服不滿意,他們結束對話時都會有評價環節,大膽的打分吧!
在 PTT 看到 網友對 HTX 的評價真是少得可憐,台灣網友感覺都不怎麼太用 HTX啊,可能是選擇太多了叭。「碩果僅存」的用戶對Huobi 的評價比較一般,對安全的認可度兩極分化,也有網友認為介面不太好。
推 visualcookie: 以前放過4btc放了好幾年沒動,前陣子順利提出 |
推 yanghanjie: 我有開帳號,使用算是正常,它的網路評價不錯,可以安心使用 |
→ NassirLittle: 火幣的UX真的爛透了 |
推 gash9890: 火幣的介面跟免洗手遊一樣爛 又是中國產的 真的爛 |
→ yesonline: <誤轉> 你信嗎? XDDD |
→ sazabijiang: 借裝備高裝檢的比喻太貼切了!! |
推 sazabijiang: 結果幣圈根本在複製早年的金融圈 |
推 desanz: crypto.com也敢借幣給火幣高裝檢啊?不怕火幣拿了直接跑路 |
→ desanz: 金融巨鱷的眼裡這些根本小錢,假如後面真的金主同一掛的。弄這些交易所我看只是拿來洗髒錢 |
HTX 目前沒有獲得在台灣的監管許可,但能夠正常使用。
HTX 距今歷史幾乎有10年了,目前都是正常交易的,可以說不是詐騙平台,目前也是前十大交易所。
目前 HTX 獲得了馬來西亞的許可,在日本和香港有借殼上市。
現貨和合約交易不需要KYC,部分金融和儲值服務需要。
HTX的自身安全建設方面做的非常一般,資金儲備穩定幣佔比太低,政府監管少,也無法實時查詢餘額。用戶賬戶的安全防護還可以,提供必要的安全驗證方式。
在網頁右下角,會有一個「小火人」的客服標誌,點選後選擇希望咨詢的功能項,點擊「未解決」,可以接入線上客服。
HTX 個人認為適合有一點經驗的投資人,如果是純新手,交易時可能會有疑惑。不過 HTX 也有做一些新手有好的功能,比如合約的快捷市價買賣,以及默認5倍槓桿。
小君依舊建議在台灣交易所比如 MAX 交易所台幣入金後,再把幣轉賬至HTX賬戶。
HTX 也同樣支援信用卡快捷買幣,和P2P交易,不過需要注意高額手續費和商家信譽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