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一篇 Gate.io 芝麻開門交易所的真實使用評測,我會將使用 Gate.io 交易所的功能、安全性、手續費、出入金、便利程度、台灣PTT評價……分享給大家。
Gate.io,芝麻開門,是 2013 年成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開曼群島。曾經叫做 比特兒,現在的名字是 2020 年變更的。
Gate.io 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全球已經有1,300萬用戶,足跡遍佈 200+ 個國家,並且在 美國、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等國都有設立辦事處,最近他們也在大力發展台灣市場。
Gate.io 芝麻開門交易所在幾個權威機構的排名也不錯,CoinMarketCap 虛擬貨幣現貨和衍生品交易所排行榜前11位,2020 年曾經在第三方安全機構 CER 的安全排名位列第一。
支援1700+ 加密貨幣、3000+ 交易對,主流幣、山寨幣,應有盡有,基本只要你想要買的,它應該都有。
Gate.io 上新幣速度非常快,之前「sushiswap 」爆紅,芝麻開門立刻上線「SUSHI」,幾天後「SUSHI」的幣價就漲了2倍。平台的用戶吃到了不少「SUSHI」的早期紅利,這件事也給他們吸了一波粉。
Gate.io 安全方面做得還不錯,我比較讚賞,他們設立了 Gate SAFU 資產保護基金,引入第三方權威公司審計資金儲備,也在積極尋求更有含金量的金融監管。
希望他們後續能公佈更多細節,像是拿到更權威的監管就會讓人更安心。
不過話分兩頭說,交易所的安全手段再完整,有時也無法抵擋市場的變化。所以使用 Gate.io 時,不要忘記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和風險預案。
已上線加密貨幣 | 1700+ 種 |
槓桿 | 1~ 100 倍 槓桿倍數和交易對相關,可以在合約交易頁面查看,比如: BTC/USDT 最高槓桿 100 倍 ETH/USDT 最高槓桿 100 倍 |
現貨買入 BTC 滑價 | 市價單:0 限價單:0 |
合約買入 BTC 滑價 | 市價單:0 限價單:0 |
BTC 現貨交易手續費 (實測) | 市價單:0.1% 限價單:0.1% 根據VIP等級獲得不同手續費 |
BTC 合約交易手續費(實測) | 市價單:0.05% 限價單:0.015% 根據VIP等級獲得不同手續費 |
安全性 | ![]() |
KYC | 必須 KYC 才可充值和交易 提幣需要綁定谷歌驗證器 |
台幣入金 | 第三方平台信用卡簽賬(手續費2%~8%) C2C |
台幣出金 | 不支援台幣直接出金,可通透過 C2C 商家兌換 |
加密貨幣提領費用 | BTC:0.000019 ~ 0.001 BTC ETH:0.00055 ~ 0.002 ETH USDT:0.1 ~ 25 USDT |
客戶服務 | 7*24小時線上客服,客服人手不足,白天接入時間很長。 客服專業度不錯,但態度因人而異,我碰到了態度很差的客服。 |
我認為 Gate.io 的安全性屬於中等范疇,在Gate.io上做交易一般是沒什麼問題的,當然風險控管一定必不可少。
從 Gate.io 提供的安全保障上,可以看出他們對用戶賬戶風險很上心,不斷閃現各種安全提示,提醒客戶進行更高等級的安全設置。資金儲備也連續三年與第三方審計公司合作。
Gate.io 目前並沒有權威的監管牌照,Gate SAFU 用戶保護基金的詳細資訊也不夠,這方面我是會有一些疑問的。
Gate.io 需要完成 KYC 才能入金交易,用戶餘額是按月認證,這些基本都符合行業常規操作。
從 Gate.io 的各種安全保障看來,可以肯定的是 Gate.io 有在為提升用戶安全做出努力,但目前已經完成的建設還是覺得有一些欠缺。
所以小君研究下來,認為Gate.io 的安全性在主流交易所中算是中等水平。
Gate SAFU這兩年一直處於存在,但麼有信息更新的狀態。Gate.io 的戶安全資產基金是從 2019 年創立的。Gate.io 宣稱這筆基金收入來自於平台交易費用,累計價值超過 1 億美金,主要包括穩定幣以及其他數字資產。
但從我們上次檢索Gate SAFU 以來,Gate.io 的官網 關於基金的信息一直未有實質性的更新,仍是以文本介紹為主,沒有更多的數字化、可視化訊息。
依舊只是官網的「承諾」:「極端情況下保障資產安全」。
在小君看來,Gate.io 的安全基金如果想讓人信服,兩年是不是也可以更新一些錢包地址和餘額了?
在安全監管方面,Gate.io 是有在官方列舉出已經獲得的地區牌照。
>>香港:持有「TCSP」牌照。
>>直布羅陀:獲得「GFSC」批准開展和數字貨幣相關的經紀、交易和託管服務。
>>意大利:獲准進行虛擬貨幣交易、轉賬、清算等服務。
>>澳大利亞:註冊為數字貨幣交易服務提供商。
>>立陶宛:註冊為虛擬貨幣交易運營商和錢包托管運營商。
>>杜拜:獲准從事加密商品自營交易。
>>巴哈馬:批准從事數字資產業務。
這些牌照目前的含金量是不太夠的,基本都屬於比較容易拿到的監管。
而且去年其實不少國家的監管在收緊,Gate.io 也相繼退出了兩個市場。
首先是5月份 Gate.HK 宣佈停止在香港的業務,並同時撤回在當地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牌照申請。之後在7月份也停止爲日本客戶提供服務。
所以從目前Gate.io獲得的牌照來看,只能說從政府監管的區域來看,Gate.io還未有得到權威認證。
當然,就算之後 Gate.io 順利公佈了好消息,也不要盲目的 all in,畢竟能對自己資產安全負責的第一責任人,就是我們自己。
我每次都會提醒,一定要做好風險控管哦~
從官網可以看到,Gate.io 對自家公司的資金儲備證明非常有信心,使用了大量篇幅做介紹。
不過從現在來看,他們似乎已經和第三方審計公司解除了合作,雖然儲備證明顯示了「審計」,但卻沒有明確列出具體的審計公司。
我們再來看看 CMC 中 Gate.io 的代幣佔比,個人認為是非常有風險的組合了。首先佔比最大的就是平台幣,佔據30%,之後就是主流量大貨幣BTC和ETH,加起來也是佔比30%左右,而穩定幣都排不上號。
平台幣可以說是最不合適用來做資金儲備的一款幣種了,因為它與平台是緊密聯結的,一旦平台出事,平台幣就是一文不值。
而BTC 和 ETH,在虛擬市場算是穩健資產,畢竟如果它倆都崩了,可能幣圈也就不存在了。但其實行情不好的時候,BTC、ETH 可能反而是領跌的角色,比如 2021 年 BTC 就曾閃崩 20%。
所以作為資金儲備,首要的就是賬戶資產能長期保持恆定,沒有什麼資產能比穩定幣更適合了,畢竟它錨定的是全球最通用的美元法幣。
所以我認為 Gate.io 的資產構成不太健康。
Gate.io 的資金儲備的頁面,直接提供驗證每月餘額的入口,即「我的審計」。現在的交易所基本都是每月更新一次驗證結果,Gate.io最近的一次更新在25年1月17日,2月的審計還沒有獲取到。
這樣的更新頻率同樣只能保障,每個月審計點時,用戶的資產是和預期一致的,但在其他時間,資產到底是如何存儲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不過 Gate.io 也同樣提供了程序驗證的方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嘗試~
Gate.io 在交易安全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強製要求用戶進行 KYC,才可以享受交易所的交易服務,包括充提幣等。
提幣也必須綁定谷歌驗證器。
用戶安全功能 | 是否提供 |
KYC身份認證 | Yes,必須設置 |
賬戶安全二次認證2FA | Yes,提供谷歌驗證器、手機驗證、郵箱驗證、Gate UKey 安全設備。建議設置的越多越好 |
資金密碼 | Yes,必須設置,但可以自定義輸入的頻率,包括1小時1次、每次都要輸入或不需要輸入 |
提現白名單 | No,但有提現安全驗證 |
防釣魚碼 | Yes,確定驗證郵件來自於官方 |
驗證管道 | No |
賬號活動檢測 | Yes,可以查詢登錄登錄和安全設置記錄 |
設備管理 | Yes,可以管理允許登錄的設備 |
我個人對 Gate.io 的體驗還是不錯的。Gate.io 提供的功能算是比較豐富的,介面做了比較合理的歸類,很容易找到想要的功能項。
在實際體驗交易功能時,產品有考慮到常用使用習慣,並且加入了一些提高便捷度的「小心機」,使用起來會更加暢快。
Gate.io 支援 1600+ 種,能夠滿足大部分投資人的交易需求,尤其是對「山寨幣」情有獨鐘的投資人,同時還提供了一些特色的交易應用。
接下來,我也想具體分享下 體驗 Gate.io 的感受。
Gate.io 支援 的終端非常全,包括手機端App,iOS、Android,電腦端 Mac OS,Windows,以及網頁端交易。
Gate.io 提供的功能還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排版歸類做得很好,功能多但是不雜亂。
Gate.io 提供的現貨交易對眼花繚亂,有近 3000 種,其中 /USDT就有1800+種,/USD 有48種,主流幣對,/BTC和/ETH加起來有1000+種,可以說是非常豐富了。
Gate.io 的現貨流動性,我認為還是不錯的,比特幣的市價單可以秒成交。限價單,我在空頭趨勢下設置了一個略低於市價的價格,也在半分鐘之內成交了。
市價下單沒有發現有價差,基本所見即所得。
網頁端我覺得還有一個挺方便的功能,能夠在多個交易對之間便捷切換。這樣一來,我選中了幾款觀察中的交易對,可以很容易的對比查看他們的趨勢,而不需要每次都要重新搜索。
並且 Gate.io 將主要的交易功能做成了快捷鍵,比如現貨下單介面,如果你想去看看合約,可以直接點擊標籤來跳轉。不需要去找從頭部的衍生品入口。
我同樣也想給 Gate.io 的手機 App 體驗點個讚,我竟然成功在熒幕旋轉之後也可以設置各類參數耶,有點意外,因為幣安一直沒有這個功能(我更新幣安 App之後有發現現在橫版之後可以設定很多技術參數了,難道是看到了我的呼聲?),就還蠻 nice ~ 的。
不過現貨的手機下單我不太理解,只有限價下單,沒有市價下單。
Gate.io 的合約分為永續合約和交割合約。
永續合約裡有劃分 U 本位和 BTC 本位,前者 /USDT 交易對有 302 種,後者是只有兩種 /USD 的交易對,需要轉入 BTC 作為保證金。
交割合約只有U本位,並且只有 BTC/USDT 和 ETH/USDT 兩種交易對的交割時間可選。
合約交易時訂單成交的速度比較快。市價單基本都是秒成交。
限價單我也做了測驗,在下跌行情時,我設置了一個低於市價 10U 左右的限價訂單,可以在 3 分鐘內成交,流動性還是不錯的。
Gate.io 默認限價單下單,做倉位設置時提供了多種選擇,還包括能以「張數」設置。
不過我發現 Gate.io 下市價單時會有價差,K 線圖上的顯示價格,和市價下單介面的價格會有差距。比如我下市價單時,K線圖顯示 27102.53,但委託頁面的價格是 27095.1。
整體滑價會比幣安來的多,所以設定停損的時候大家要注意會被滑價。
另外有一點我需要吐槽,進入合約介面默認的槓桿倍數是交易對允許的最大倍數,對新手實在是不太友好。
我隨意點開了幾個比較常用的交易對,比如 BTC/USDT 顯示的是 100X ,XRP/USDT 顯示的是 500X。
這是妥妥的爆倉預定啊!不太熟悉合約功能的用戶可能就直接以最大倍數成交了。
Gate.io 的止盈止損,算是主流做法,用戶可以設置平倉的目標價格,這方面 抹茶MEXC 會照顧到更多用戶的習慣,不但可以用目標價格來止盈止損,還可以設置盈利率來自動賣出盈利或虧損訂單,功能更多點。
Gate.io 也提供了另外兩種衍生品交易,期權和牛熊證交易,就是變著花樣的為投資人提供更多的玩法。這部分小君還沒有體驗,有經驗的夥伴可以分享下哦。
Gate.io 的跟單分為實盤跟單和量化跟單。實盤跟單就是我們熟知的跟單係統,直接跟隨交易員進行交易。量化跟單就是網格策略。
Gate.io 實盤跟單首頁顯得非常精簡,提供的都是關鍵信息,比如AUM、收益率等,默認是以夏普率排序。
tips:夏普率,Sharpe Ratio,是一種風險係數指標,用來评估获得报酬的风险。比如夏普值為0.7,代表如果要產生7%的報酬率,將承受10%波動風險。也就是說,夏普率越高,在相同风险下,報酬越高,具有更好的績效。
總體來說,我對 Gate.io 的跟單系統印象還是不錯,有幾個亮點我認為值得讚賞。
1、交易員介面,很多重要的數據都有展示,包括AUM「所有跟單用戶的持倉總額」,收益率,最大回撤,勝率等。
2、平台給出了對交易員的基礎判斷,包括交易員的下單風格以及頻率。這樣用戶想要跟單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交易期待來選擇交易員
不過我認為也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比如:
1、缺乏交易員的風險等級,專業的跟單係統還是需要有更專業的評判標準,交易員虧損風險是高還是低,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
2、幾個關鍵信息設計的展示都很小,簡直是為了讓用戶忽略而存在。
比如交易員的加入時長,利潤分比這些,一項可以評判交易員的穩定性,一個與用戶的收益相關,都不應該以「蠅頭小字」來設計。
小君這次投入100U,選擇夏普率排名靠前的交易員,進行快速跟單。
讓我們來看下跟單的結果。
交易員數據 | 跟單類型 | 收益率 | AUM(美元) | 總收益(美元) | 年化夏普率 | 最大回撤 | 勝率 | 當前跟隨 | 累计跟随人数 |
在逃小朋友 | 合約 | +45.00% | 482431.30 | +15686.47 | 5.33 | 0.00% | +100.0% | 74/250 | 1641 |
跟單實測交易員 | 跟單本金(USDT) | 跟單第1天收益 | 跟單第2天收益 | 跟單第3天收益 | 跟單第4天收益 | 跟單第5天收益 | 跟單5天總收益 | 跟單5天總收益率 |
在逃小朋友 | 100 | +0.45 | +1.47 | +0.94 | +1.58 | TBD | TBD | TBD |
除了跟單交易,Gate.io 還提供量化策略支援複製交易員的交易策略,或是創建自己的新策略。
跟隨策略 Gate.io 提供的信息和實盤跟單類似,基本的關鍵數據都包括在內,比如夏普率,最大回撤,收益率等。
不過和之前評測的幾個交易所相比,芝麻開門交易所缺乏 AI 自動創建策略,以及將 AI 策略直接創建為自己的策略進行微調,對新手來說不是很便捷。
可能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跟單上吧。
我其實很少用網格策略來進行交易,可能我比較習慣相信自己的投資判斷。所以Gate.io 的網格策略我也沒有做實盤交易。
芝麻金融的服務項目還是非常多的,理財方面提供了保本到高風險型不同的方案供用戶選擇。
功能項 | 體驗感受 | 參考年化收益 |
餘幣寶 | 出借資金還是很方便的,要警惕年化收益高的項目,也許會收不回錢 | 0.88% ~ 499.32% |
理財寶 | 保本和高風險項目都有涵蓋,滿足不同投資人需求 | 0.88% ~ 489.68% |
結構式理財 | 主要是金融衍生品,操作也很簡單,直接申購就可以 | 0.15% ~ 30.00% |
定投 | 可以直接複製定投方案,方便新手 | 沒有年化參考。最近30天收益率:1.86% ~ 74.59% |
雙幣寶 | 適合高階投資人,小君沒有嘗試 | 0.15% ~ 915.86% |
另外平台上的借貸板塊借錢還是挺容易的,部分
功能項 | 體驗感受 | 參考年利率 |
抵押借幣 | 操作簡便,考慮好借款利率一鍵操作 | 根據幣種不同 USDT:年利率3.65% BTC:年利率3.65% AGIX:年利率21.9% |
槓桿借幣 | 用在現貨的時候放大槓桿,很方便, 就是利率有點高,在確定的行情中使用會比較好。 | 1.03% |
法幣借貸 | 直接借法幣,小君沒有實際嘗試 | 5.84% ~ 36.5% |
進入牛市,Gate.io 交易所的手續費也水漲船高,零費率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又恢復到往日的「繁華」。
小君也有跟客服再次確認,目前確實沒有任何手續費活動,依舊保持平台公示的現貨手續費0.1%,合約的吃單手續費 0.05%,掛單手續費 0.015% 。
雖然比不上抹茶的超低手續費,但在市場上也屬於比較低廉的那一掛了。不過下單過程中的滑價大家還是要注意,熊市時會比幣安要多滑點一些。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 Gate.io 的真實手續費,我依舊買入比特幣的現貨以及合約,記錄實際交易的手續費。
使用限價單和市價單買入 各100 U的 BTC 現貨,讓我們來看下交易手續費 & 價差詳情:
交易對 | 下單方式 | 買入總額(USDT) | 下單價(市價)(USDT) | 成交均價(USDT) | 手續費(USDT) | 下單價 vs. 實際成交價| 滑點(USDT) |
BTC/USDT | 市價單 | 99.57 | 68199.7 | 68199.7 | 0.09957/ 0.1% | 0 |
BTC/USDT | 限價單 | 99.5 | 68150 | 68150 | 0.0995/ 0.1% | 0 |
* Gate.io交易對的手續費
同樣我們買入BTC/USDT的合約,開五倍槓桿,來觀察 1~5 天,記錄具體的交易手續費、資金費用和價差詳情。
交易對(5倍槓桿) | 下單方式 | 買入總額(USDT) | 下單價(USDT) | 成交單價(USDT) | 交易手續費(USDT) | 下單價 vs. 實際成交價| 滑價 | 持有第1天費用/成本 | 持有第5天費用/成本 |
BTC/USDT 多單 | 限價單 | 95.5656 | 68260 | 68260 | 0.01433/0.015% | 0 | 0.05062/0.053% | 0.18082/0.19% |
BTC/USDT 多單 | 市價單 | 95.51 | 68221.4 | 68221.4 | 0.04775/0.05% | 0 | 0.08402/0.088% | 0.21318/0.22% |
* 合約手續費包括交易手續費和資金費率的總和。
交易對(5倍槓桿) | 下單方式 | 持有第1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2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3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4天資金費用(USDT) | 持有第5天資金費用(USDT) |
BTC/USDT | 限價單 | 0.03629 | 0.04101 | 0.02779 | 0.03236 | 0.02904 |
BTC/USDT | 市價單 | 0.03627 | 0.04000 | 0.02778 | 0.03235 | 0.02903 |
方式 | 折扣 |
現貨交易 | ▪️ Taker手续费率:0.02% ~ 0.1% ▪️ Maker手续费率:0.0% ~ 0.1% 根據交易量收取不同級別的手續費 |
合約交易 | ▪️ Taker手续费率:0.02% ~ 0.05% ▪️ Maker手续费率:0.0% ~ 0.015% 根據交易量收取不同級別的手續費 |
手續費優惠 | 沒有特別活動 |
Gate.io 本身的入金方式比較多,比如Gate交易卡,但這些只有歐洲用戶能使用。針對台幣的只有兩種。
一個是透過第三方平台刷信用卡買幣,但要支付很貴的手續費,另一個則是透過 C2C平台商家交易,會顯得沒有那麼安全。
台幣出金也是只能透過 C2C 平台的商家賣出,或者選擇區塊鏈轉賬。
和之前聊過的幾所交易所一樣, Gate.io 是不支援台幣直接出入金的。
方式 | 費用 | 匯率 | 時效性 | 最小入金限額 |
信用卡(其實也是透過第三方平台) ▪️ MoonPay ▪️ Banxa ▪️ Legend Trading ▪️ Simplex ▪️ Mercuryo | 手續費支付給第三方,每筆大概 2%~8% | 取決於選擇的平台和銀行 | 5~30分鐘 | 和第三方平台有關 最低 832 ~ 2000 TWD |
C2C | 平台不收手續費,但會有區塊鏈轉賬費用和兌換的價差 | 不同的商家台幣兌換虛擬貨幣的匯率不同 當下兌換比率:1 USDT = 31.5 ~ 32.79 TWD | 5 ~ 10分鐘 | 和選擇的賣家設定相關 ▪️ 快捷買幣:最低 1 USDT ▪️ 自選商家:最低 30 USDT |
*以上數據只是小君寫作時的參考
方式 | 費用 | 匯率 | 時效性 | 限額 |
C2C出金 | 平台不收手續費,但會有區塊鏈轉賬費用和兌換的價差 | 不同的商家虛擬貨幣兌換台幣的匯率不同 當下兌換比率:1 USDT = 26.35 ~ 30.5 TWD | 5 ~ 10分鐘 | 和選擇的賣家設定相關 ▪️ 快捷賣幣:最低 1 USDT ▪️ 自選商家:最低 1 USDT |
*以上數據只是小君寫作時的參考
*具體參考提領頁面,這裡只列出主流代幣的參考數據。
加密貨幣 | 提幣手續費 | 提領數量 |
BTC | 0.000019 ~ 0.001 BTC | 需要綁定谷歌驗證器24H之後才可以提領。 ▪️ KYC 1基礎認證: 每日提現限額:最高10萬USDT ▪️ KYC 2高級認證: 每日提現限額:最高200萬USDT ▪️ KYC 3地址認證: 每日提現限額:最高800萬USDT |
ETH | 0.00055 ~ 0.002 ETH | 同上 |
USDT | 0.1 ~ 25 USDT | 同上 |
Gate.io 的客服是第一家我無法完全用好,或不好來形容的交易所。思考下來,可能還是槽點居多。
首先是回答時限問題,Gate.io 也是宣稱是7*24小時服務,但讓我感覺可能人手不是太足。
首先白天的時候咨詢問題,竟然要排到 80多位,之前幣安、BingX、Bitget、抹茶交易所都沒有這種盛況。
然後我連續兩個晚上,首次連結的都是同一個客服,竟然沒有變過。。。如果多次連入客服,大概切換了 5 次之後才換到了另一個客服。
難道 Gate.io 只排了兩個客服在夜班?
好在 Gate.io 客服的專業度還是不錯,咨詢的基礎問題都能夠快速解答,可以看的出來使用培訓做的不錯。
不過碰到需要深入查詢的問題,雖然當時說後續會回復我,不過目前我是沒有收到更新解答的。
Gate.io 同樣也有中英客服兩種,不過這種接入邏輯我倒是覺得挺奇怪的,我將語言設置為簡體中文,接入的就是中文客服,如果我設置成繁體中文,接入的就是英文客服。
我不太理解,但我大為震撼。
最後!我必須要說的是!我碰到了一個態度非常惡劣的客服。當我咨詢手續費的問題時,她不斷重復讓我自己查看公告,我一再請她發送連結,他就是不發。
!!!之前評測的交易所沒有一個是這樣的,客服都會爽快的將她知道的告知用戶,我也並沒有提出離譜的需求。
不發連結也就算了,當我表示我沒有檢索到時,她還會質疑我的檢索能力?
最後終於「大發慈悲」發給我連結之後,迅速掛斷我的對話。並且後續我多次接入客服,剛好都是她,每次她都直接掛斷。
?????我仿佛有很多問號。
我覺得有被冒犯到,於是給 Gate.io 發送了工單投訴,不過 Gate.io 的回復無異於什麼都沒說,後續我也懶得再追究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客服都這樣,我之後回答我的客服態度就很好,專業度也不錯,只能說也許我剛好碰上前一個心情不好吧。
所以以上,我的觀感非常複雜,本來我對 Gate.io 的體驗感還是不錯的,但這件事真的讓我大跌眼鏡。
爬了一下 PTT 網友對 Gate.io 的評價,毀譽參半。看到有人說 Gate.io 的提幣功能有一些問題,經常會出現提不出來的情況,但也有網友是正常提款的,這點使用前最好關註一下。
總體下來網友對 Gate.io 的討論不是太多,看來在台灣用的人不夠多。
→ red1636: Gate我主要是買小幣等翻倍用的,因為其他平台上架通常都已經翻了幾番了 |
推 cmelo1515: Gate介面真的看起來很像一堆亂碼 醜 |
→ pabiteleymoi: Gate這一輪還沒出過大事但就是黑歷史太多,當他有的功能DEX上都有時真的想不到用Gate的理由 |
推 qxxrbull: gate.io我對他比較有印象的就是當年搶先上sushiswap ,那時候其他幣安、火幣、OKEX都還沒上,CEX就gate.io上 ,後來短短幾天主流交易所都跟著DeFi熱潮上了直接暴漲, 一開始不會操作DEX的用戶在gate.io買SUSHI的就賺到 |
→ somanyee: gate用來炒小幣很合適啊,存進去取不出來的是沒kyc吧,gate是屬於要kyc的 |
→ pabiteleymoi: 鏈上交易就好了真的沒必要去承受gate.io的風險 |
推 afcs307: 但我gate 先前用USDT 買的ETH 是可以轉出的,沒有任何阻擋障礙和困難 |
推 ijk77692: Gate或是抹茶其實都一樣,要有買了之後轉不出來的準備 |
Gate.io 在台灣使用目前沒有限制,建議做好風險管控。
目前 Gate.io 獲得了加拿大的 MSB 牌照,馬耳他的 VAF 牌照,立陶宛的加密許可,以及香港的TCSP 牌照。
這些牌照含金量有限,但 Gate.io 正在申請更權威的美國各州 MTL 牌照,以及香港的 SFC 牌照,可以期待一下。
一定需要KYC才可以進行充值和交易,提幣需要綁定谷歌驗證器。
Gate.io 的安全性我個人認為是中上。資金儲備得到了第三方公司的審計,設立了 Gate SAFU 安全基金保障用戶損失,在安全機構CER的評分也比較高。
除了大同小異的安全措施如2FA驗證、防釣魚網站等,Gate.io 在賬戶安全等級不夠時,會在操作頁面進行多次提示,直到用戶完成KYC和驗證器綁定。
不過 Gate.io 也有一些不足點,比如資產儲備證明的具體信息不夠,我也沒有成功驗證到賬戶餘額。他們也曾經有被駭歷史,不過發生在5年前。
網頁右下角的小圖標,點擊任意一個FAQ,點擊「未解決」,就會彈出「線上客服」,選擇後就會接入人工客服。
特別新手的用戶最好要小心合約交易的槓桿倍數,進入合約交易下單介面默認會開到最大槓桿,非常容易爆倉。其他的交易功能新手操作應該是沒有問題。
目前 Gate.io 只支援信用卡第三方平台和 C2C 買幣。前者手續費高,2%~8%左右,後者安全指數差一些。
可以透過台灣交易所用台幣賣 USDT,然後在進行區塊鏈轉賬到 Gate.io 會合適點。